【路線】水漾森林攻略|路線+補給+風險解析一次看

【路線】水漾森林攻略|路線+補給+風險解析一次看

位於嘉義阿里山鄉的水漾森林,是921大地震後自然地形劇烈改變所形成的堰塞湖奇景。原始森林被湖水吞沒,大片枯木靜立水中,倒映雲嵐與青山;晴朗時湖面如鏡,彷彿分裂出兩個平行世界,午後山嵐瀰漫,景色又轉為宛如潑墨山水般的朦朧仙境。湖畔林相蒼鬱,夜晚滿天星河,是國內最具人氣的多日登山路線之一。

然而,通往水漾森林的兩條熱門路線於體能上皆屬中高難度(杉林線與阿豐縱走),完走時間至少需二天一夜。山徑原始崎嶇,濕滑易起霧,對體力、方向感與裝備都具相當考驗,過去曾多次發生迷途或體力透支待援事件。建議行前充分評估自身狀況,備妥離線地圖、充足食物與保暖裝備,才能安心投入這趟夢幻的山林旅程。

想一探水漾森林之美嗎?《鋭速山小隊》特別攜手阿里山步道管理單位-林業保育署,合作推出《山林知事村-行前攻略》,包含:➊ 路線介紹 ➋ 安全提醒 ➌補給準備,解析本路線的潛在風險與關鍵裝備,出發前該知道的重點,就看這一篇!

 

路線介紹

 

杉林線(O型)

仁亭登山口起登,走原始山徑穿越濃密森林。部份路段相當泥濘溼滑,且路幅狹小、植被茂盛,需注意腳下。途中有攀爬及拉繩路段,行經鹿屈山前峰、鹿屈山後,地形轉為一路陡下,需手腳並用,沿樹根與土石路下切至水漾森林。隔日原路折返至好漢坡岔路口時,可改走平緩林道接回仁亭登山口

  • D1路線建議:仁亭登山口→鹿屈山前峰→鹿屈山→好漢坡岔路口→水漾森林
    ▶︎距離:9.8公里
    ▶︎預計時間:8小時
    ▶︎海拔落差:約443米
  • D2路線建議:水漾森林→好漢坡岔路口→平緩林道→仁亭登山口
    ▶︎距離:11.8公里
    ▶︎預計時間:8小時
    ▶︎海拔落差:約144米
  • 路線GPX軌跡載點登山攻略精華版載點

阿豐縱走線(A進B出)

沼平車站登山口(阿里山)起登,部份路段與過往的阿里山林鐵主線之一「眠月線」重疊。在濃密杉林中經行經舊鐵道、舊車站,以及廢棄的林業工作站,宛如走在時光遺跡中。沿途多處鐵軌凌空聳立,需步行其上,且無保護設施,天候不佳時更是溼滑,建議慎選出發天氣。

過了「松山」通往「水漾森林」的地形為長達4公里的陡下坡,路況原始、樹根混亂,容易滑倒受傷,需留意腳下。過「水漾森林」往「千人洞」的山徑則屬於挑戰級路線,需拉繩、過溪,部份路段相當狹小陡峭,需慎防墜谷。最後由行豐吊橋出涼亭停車場登山口(豐山)

  • D1路線建議:沼平車站→明隧道→塔山車站→眠月車站→石猴車站→松山→酒瓶營地
    ▶︎距離:12.16公里
    ▶︎預計時間:10小時
    ▶︎海拔落差:約357米
  • D2路線建議:酒瓶營地→眠月神木岔路→水漾森林→出水口營地→千人洞→行豐吊橋→涼亭停車場(豐山)
    ▶︎距離:6.7公里
    ▶︎預計時間:11小時
    ▶︎海拔落差:約984米
  • 路線GPX軌跡載點登山攻略精華版載點
  • 注意:阿豐縱走線途經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,進入需事先申請以免受罰

 

交通方式

杉林線

  • 大眾運輸:搭乘《臺灣好行溪頭線》68828號,於「杉林溪站」下車。轉乘《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遊園車》至「藥花園」站下車,步行達仁亭登山口
  • 開車:定位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

阿豐縱走線

  • 大眾運輸:搭乘以下公車,於「阿里山轉運站」下車
    ▶︎《嘉義縣公車》嘉義-阿里山
    ▶︎《臺灣好行》7329嘉義高鐵-阿里山
    ▶︎《臺灣好行》7322嘉義臺鐵-阿里山
    ▶︎《員林客運》阿里山-日月潭
    ▶︎《國光客運》1835臺北-阿里山
  • 開車:定位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
貼心小提醒
  1. 公廁:二條路線的起點森林遊樂區皆有廁所,另阿豐縱走線之塔山車站、眠月車站、石猴車站、水漾森林營地有生態廁所
  2. 水源
    ▶︎杉林線去程沿途無水源,要到水漾森林才有溪水;回程平緩林道段有2-3處水源點
    ▶︎阿豐縱走線的酒瓶營地、水漾森林、千人洞營地有溪水水源
  3. 收訊:
    ▶︎杉林線登山口至鹿屈山有收訊,其餘路段多無收訊
    ▶︎阿豐縱走線登山口至塔山車站有收訊,其餘路段收訊不穩或無收訊

安全及裝備提醒-來自森林護管人員的叮嚀

諭佑提醒山友:「阿豐縱走過了千人洞後,往豐山的沿線地形極為陡峭,短短2.7公里就要陡下1000公尺,高落差加上地形溼滑,以及許多路段需要拉繩垂直攀爬,也無明顯踩點,非常耗費體力。一旦體能透支,滑倒摔傷的風險相當高。」他也指出,會選擇這條路線的山友以老手居多,最常發生的狀況不是迷路,而是骨折、扭傷等意外傷害。

「另外要留意的是天氣,水漾森林往千人洞這段路線,在雨後常出現崩山、樹倒、甚至溪水暴漲的情況,像石鼓盤溪在大雨後的溪水可淹至腰部,上次颱風甚至整段路徑崩塌。」像這樣的狀況,諭佑建議山友不要強行通過,需調整行程、立即撤退。

映里也特別強調天候造成的巨大影響:「眠月線常有落石與崩塌地形,尤其下雨後舊隧道內外容易形成雨瀑,路面濕滑難行,非常考驗體力與穩定性。」他表示,水漾森林所在區域午後經常出現短時強降雨,天氣變化快,常讓山友猝不及防。「很多人以為天氣好就能輕鬆走,也沒帶雨具,實際上就算山下出太陽,這區域午後雷雨的機率仍然非常高。只要視線不清、腳下一滑,就可能陷入迷途或意外。」

綜合過往經驗,二位資深山人給山友們「三大建議」以及「六項必帶裝備」,希望大家能在上山前好好準備。

上山三大建議

1)行前規劃要做足,即使是跟團也一樣
▪學會使用登山APP:事先下載離線地圖、路線軌跡,預防迷途
▪做好體能訓練:建議至少要有每日重裝行走6-8小時的能力
▪認識防迷標誌、救援椿號,預防意外求援

2)具備撤退的判斷力,安全下山最重要
▪因應現場調整行程:山區天氣變化快,不能全靠預報(豐山地區幾乎天天午後雷雨)
▪擬定壞天氣備案:出發前設想風雨、落石、溪水暴漲等狀況的應對方式
▪設折返點與下撤標準:風雨太大、能見度低、溪水暴漲即應停止前進

3)避免單攻,保留體能與時間餘裕
▪中級山與入門百岳地形不同,草木長、樹根多且溼滑,不適合單日往返
▪避免摸黑走夜路,合理規劃宿營地

 
必帶六項裝備
  • 手機(含離線地圖)與行動電源
  • 頭燈
  • 保暖衣物
  • 雨具(雨衣雨褲)
  • 糧食飲水:二日糧食與飲用水+濾水器或淨水片(不會把2天的水都背身上,途中會取天然水源)
  • 睡眠系統(睡袋、地墊、帳篷)
水漾森林事故案例
▷ 受傷案例:「千人洞路線陡峭溼滑,一名單攻團的山友體力不支,途中沒抓牢繩子導致滑落岩壁而骨折。該處沒有收訊,還好他有隊友走到訊號點報案,搜救隊花了約2.5小時才接觸到傷患,當時是白天,若是夜間可能需要更久。水漾森林每月都有1-2起骨折或扭傷事故,有的需擔架接力、有的則須等待吊掛救援。」-諭佑
▷ 迷途案例:「登山自組團從沼平車站出發後,其中2名隊員因腳程較慢脫隊,他們在途中嘗試自行折返登山口,卻因為未使用離線地圖,在密集箭竹林中迷失方向。帶頭隊員抵達水漾森林後發現他們走失並通報,最後在松山附近尋獲,脫隊者身上未攜帶過夜裝備,所幸人員平安。」-映里
「所以不要以為跟團就能輕忽準備,當體力不支或脫隊,一樣可能發生受傷與迷途的風險。二位資深山人異口同聲的表示。
其它小提醒:當山區收訊不佳時,撥打112比119更容易接通。因為112是緊急通訊專線,可跨所有電信業者網路撥打,即使你手機沒訊號,只要有任一業者微弱訊號都可能成功撥出,提高求援機會。

 

 

 補給準備 

無論是杉林線、阿豐縱走線,每日里程數都相當長,沿途的水源點也有限,因此在補給準備上,除了午/晚餐糧食之外,「足夠水量」「電解質補充」非常重要,不然連續走7-8個小時下來,肌肉說罷工就罷工。

至於每天出發時,身上究竟該背多少水/補多少電解質才算「夠」?建議大家可以參考《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》的建議,學著以「總行進時間」、「上/下坡佔比」來換算預估水量。

水量怎麼計算?

依《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》建議,進行耐力運動時,每小時應補充500cc的水份以維持生理正常運作。由於登山不像跑步等運動那麼持續,沿途可能會走走停停,速度較慢,出汗量也沒有那麼大,所以山友在計算水量時,通常會以500cc的數字再對半計算。也就是:

  • 一般健行:「上坡」時補充200-300cc/hr的水份,「下坡」(含平路)因為更省力,水量再次對半,以100-150cc/hr計算。

但若遇到上坡相當持續、也非常陡的路線,保守起見,會建議:

  • 上坡以「耐力運動」建議的500cc/hr、下坡以「一般健行」的150cc/hr為基準,做比較充裕的水量計算。

【杉林線】D1-2,950cc、D2-1,500cc

D1需登鹿屈山前峰、鹿屈山,負重陡升特別爆汗,建議上坡以「耐力運動」、下坡以「一般健行」做計算。以總行進時間8小時為例,上坡5小時、下坡3小時,D1預估飲水量為2,950cc。晚餐煮食用水需另加(視個人需求的調理方式),但水漾森林有取水點,無需先背負在身上。

而D2回程時,由於僅爬升至好漢坡岔路口即轉往平緩林道,建議上/下坡皆以「一般健行」做計算。以總行進時間8小時為例,假設上坡3小時、下坡4小時,D2預估飲水量為1,500cc。可在營地將D2用水裝足後再出發。

水量計算方式
▷D1上坡(耐力運動):每小時500cc水量,5小時共計2,500cc
▷D1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150cc水量,3小時共計450cc
▷D2上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300cc水量,3小時共計900cc
▷D2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150cc水量,4小時共計600cc
註:水量需求仍會視溫度、地形、個人體能、體質與行進速度而有差異,以上為普遍建議

 

【阿豐縱走線】D1-2,100cc、D2-3,575cc

D1除了上松山前較陡之外,其餘路段都頗平緩,建議上/下坡皆以「一般健行」做計算。以總行進時間10小時,夜宿酒瓶營地為例,假設上坡4小時、下坡6小時,D1預估飲水量為2,100cc。

但由於酒瓶營地的水源並不穩定,若以最壞情況-營地無水來計算的話,那就要再加上1,900cc,D1的水量負重會來到4,000cc。新增水量說明如下。
①D1晚餐煮食用水-假設800cc(視個人需求的調理方式)
②D2早餐煮食用水之水量-假設500cc(視個人需求的調理方式)
③D2起床後,還要再走2小時才會抵達水漾森林(取水點),中間的飲用水量-以「一般健行/上坡」計算,600cc

D2假設在水漾森林取水後出發,後續的路線上上下下、且非常陡峭。建議上坡以「耐力運動」、下坡以「一般健行」做計算。以總行進時間11小時為例,假設上坡5.5小時、下坡5.5小時,D2預估飲水量為3,575cc。

全日需求水量未必都得背負在身上,大家可以評估取水點位置,換算身上該帶多少水。

水量計算方式
▷D1上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300cc水量,4小時共計1,200cc
▷D1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150cc水量,6小時共計900cc
▷D2上坡(耐力運動):每小時500cc水量,5.5小時共計2750cc
▷D2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150cc水量,5.5小時共計825cc
註:水量需求仍會視溫度、地形、個人體能、體質與行進速度而有差異,以上為普遍建議

 

電解質量怎麼計算?

流汗會流失大量的鈉,爬山光喝水、不補充電解質的話,到後面很容易走到當機。依《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》建議,耐力運動每小時應補充300-600mg的鈉,維持生理正常運作,這邊先以中間值450mg/hr做為基準。

同水量計算同樣道理,由於健行的運動強度較低、出汗量沒那麼高,所以山友在計算鈉量時,通常會以450cc的數字再對半計算。一般健行「上坡」時每小時補充225mg的鈉,「下坡」時則再對半,每小時補充112.5mg的鈉。

但若遇到上坡相當持續、也非常陡的路線,保守起見,會建議上坡以「耐力運動」建議的500cc/hr、下坡(含平路)以「一般健行」的150cc/hr為基準,做比較充裕的鈉量計算。


【杉林線】補充鈉量3,713mg

路況如前述,D1上坡以「耐力運動」、下坡以「一般健行」做計算。以總行進時間8小時為例,上坡5小時、下坡3小時,D1預估鈉量為2,587.5mg。D2回程時,上/下坡皆以「一般健行」做計算。以總行進時間8小時為例,假設上坡3小時、下坡4小時,D2預估納量為1,125mg。

二日合計預估補充鈉量3,713mg。若以水動能電解質液來換算,建議攜帶8-9包(每包鈉含量442mg)。

鈉量計算方式
▷D1上坡(耐力運動):每小時補450mg,5小時共計2,250mg
▷D1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補112.5mg,3小時共計337.5mg
▷D2上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補225mg,3小時共計675mg
▷D2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補112.5mg,4小時共計450mg
註:鈉量需求仍會視溫度、地形、個人體能、體質與行進速度而有差異,以上為普遍建議

 

【阿豐縱走線】補充鈉量4,669mg

路況如前述,D1上/下坡皆以「一般健行」做計算。以總行進時間10小時為例,假設上坡4小時、下坡(含平路)6小時,D1預估納量為1,575mg。D2上坡以「耐力運動」、下坡以「一般健行」做計算。以總行進時間11小時為例,假設上坡5.5小時、下坡5.5小時,D2預估鈉量為3,094mg。

二日合計預估補充鈉量4,669mg。若以水動能電解質液來換算,建議攜帶10-11包(每包鈉含量442mg)。

鈉量計算方式
▷D1上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補225mg,4小時共計900mg
▷D1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補112.5mg,6小時共計675mg
▷D1上坡(耐力運動):每小時補450mg,5.5小時共計2,475mg
▷D2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補112.5mg,5.5小時共計618.75mg
註:鈉量需求仍會視溫度、地形、個人體能、體質與行進速度而有差異,以上為普遍建議

 

水漾森林如夢似幻,湖泊倒影與古木雲霧讓人流連忘返,但原始地形、多變氣候與對體能的挑戰,處處藏有風險。「重裝登山不是輕鬆的趣味野營,請做好準備再上來。你沒準備好的,其實是別人要為你的風險買單。享受大自然的同時,也應為自己的所有行為負責。」

來自森林護管人員的提醒,送給想挑戰水漾森林的初心者們!


好康活動加碼:回答山林小知識,登山補給體驗包免費帶回家!

>>加入LINE帳號開始遊戲

抗氧修護力,保水度最高提升至127%水動能電解質液+環原力維生素C戶外室內運動、燒腦高壓工作、⋯
已銷售:2852
NT$99
臨床實證,有效提升保水率約127%WHO建議的低滲透壓配置,水份更容易進入身體理想的鈉與葡萄糖比⋯
已銷售:2192
NT$139
快速啟動專注力,強力支援8小時雙速咖啡因雙層錠 × 2戶外室內運動、燒腦高壓工作、親子戶外活動⋯
已銷售:4351
NT$169
妥善準備,為你的運動表現助攻!①(運動前)專利咖啡因錠:一錠專注,長時提升表現②(運動中)水動能⋯
NT$407
【科學保水】水動能電解質液(經典原版)
告別優惠,2件$810!買前先領《夏日補水金$50》全館滿額再送《運動水壺》! - 07/31止
臨床實證,有效提升保水率約127%WHO建議的低滲透壓配置,水份更容易進入身體理想的鈉與葡萄糖比⋯
NT$420 NT$450
【科學保水】水動能電解質液PLUS鋅(2025升級版)
3件現折$100!買前先領《夏日補水金$50》全館滿額再送《運動水壺》! - 07/31止
2025升級鋅配方,運動表現再提升臨床實證,有效提升保水率約127%WHO建議的低滲透壓配置,水⋯
已銷售:18378
NT$450
【雙效恢復】環原力酵素莓果C
2件現折$100!買前先領《夏日補水金$50》全館滿額再送《運動水壺》! - 07/31止
2025全新升級,黃金恢復期雙效補給抗氧化X吸收力,運動恢復再加速•精準維生素C,掃除氧化壓力⋯
已銷售:6484
NT$650
【長時專注】雙速咖啡因雙層錠
2件現折$100!買前先領《夏日補水金$50》全館滿額再送《運動水壺》! - 07/31止
台灣首創,咖啡因雙層釋放控制科技一錠雙時效,即時專注&延長效能醫藥級技術,控制濃度在理想區間運⋯
已銷售:6329
NT$840
*水動能電解質液PLUS鋅(2025升級版)保水率最高增至127%*,臨床研究獲國際期刊肯定,20⋯
已銷售:2363
NT$1050 NT$1100
*水動能電解質液PLUS鋅(2025升級版)保水率最高增至127%*,臨床研究獲國際期刊肯定,20⋯
已銷售:2465
NT$1190 NT$1290
*液態盾維生素D3+E1.5倍吸收率油性D3,榮獲國際期刊肯定,實證四週提升保護力、有氧能力,同時⋯
NT$1300 NT$1400
★ 黃金吸收鈣鎂,骨骼打底關鍵★ 維生素C&D,幫助鈣質好吸收★ 保養不間斷,全面提升保護力★ 內附⋯
NT$2600 NT$3000
已加入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