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路線】大霸尖山步道攻略|路線+補給+風險解析一次看!

坐落於雪山山脈中的大霸尖山,是聖稜線南端的重要地標,以磅礡壯麗的山勢與奇特桶狀山型享有「世紀奇峰」的美譽,自古被泰雅與賽夏族人視為聖山。沿途景色隨季節變化,春有玉山杜鵑綻放,秋賞火紅馬醉木,行進間飽覽高山草原與稜線美景,是極具魅力的百岳路線之一。
然而,想前往大霸尖山並不輕鬆,在抵達登山口前,得先負重踢一段大約19公里的大鹿林道東線,增加了行程的難度與天數。沿線路段多數位於海拔3,000公尺以上,空氣稀薄、氣候多變,並有陡坡、崩壁與稜線地形,建議行前充足訓練體能,攜帶保暖裝備、離線地圖與足量補給,審慎規劃以應對高山挑戰。
想一訪世紀奇峰之美嗎?《鋭速山小隊》特別攜手大霸尖山登山步道管理單位-林業保育署,合作推出《山林知事村-行前攻略》,包含:➊ 路線介紹 ➋ 安全提醒 ➌補給準備,解析本路線的潛在風險與關鍵裝備,出發前該知道的重點,就看這一篇!
D1由觀霧山莊出發,沿大鹿林道東線緩上行走約19公里;路徑雖然平緩,但須負重前進,體力消耗不容小覷。抵達馬達拉溪登山口後,陡上4公里至九九山莊宿營,並適應高海拔環境。
D2清晨輕裝出發,沿步道經加利山岔路口(3050高地)至伊澤山岔路口,接著通過箭竹草原與開闊稜線前往大霸尖山(註:也有許多山友會順撿加利山、伊澤山這二座百岳)。由於大霸為垂直岩峰,基於地形與安全考量禁止登頂,目前僅開放至山腳的「霸基」觀景平台,可近距離仰望這座被譽為「世紀奇峰」的壯闊山體。午後原路折返九九山莊,若時間與體力允許,亦可順撿小霸尖山再回程宿營。
D3原路折返,回到觀霧山莊,完成串連林道、百岳與聖稜壯景的三天二夜高山之旅。
- D1路線建議:觀霧山莊→馬達拉溪登山口→九九山莊
▶︎距離:23公里
▶︎預計時間:10-11小時
▶︎海拔落差:約649米 - D2路線建議:九九山莊→加利山岔路口(3050高地)→伊澤山岔路口→中霸山屋→大霸尖山→中霸山屋→伊澤山岔路口→加利山岔路口(3050高地)→九九山莊
▶︎距離:14.6公里
▶︎預計時間:10-12小時
▶︎海拔落差:約793米
▶︎註:若要順撿小霸尖山,來回再多1.4K,時間再加1小時 - D3路線建議:九九山莊→馬達拉溪登山口→觀霧山莊
▶︎距離:23公里
▶︎預計時間:9-10小時
▶︎海拔落差:約649米 - 路線GPX軌跡載點
- 注意:此路線需辦理入園申請,如要入住九九山莊、中霸山屋,另需辦理山屋申請
交通方式
- 大眾運輸:搭乘《臺灣好行觀霧線》,至「觀霧山莊」站下車
- 開車:定位觀霧山莊
貼心小提醒
- 公廁:起點觀霧山莊有公廁,另大鹿林道東線4.8K、10K處有流動廁所,馬達拉溪登山口有簡易廁所,九九山莊有公廁
- 水源:馬達拉溪登山口處、九九山莊可取水,另中霸山屋有雨水集水桶(乾季可能無水,此為不穩定水源),皆須自備濾水裝備或煮沸處理
- 收訊:大鹿林道東線有3、4處訊號良好,馬達拉溪登山口到九九山莊的上坡於1.6K、2.6K處及九九山莊有訊號,其餘路段收訊不穩定
- 其它設備:九九山莊及中霸山屋各有一具PAC(攜帶型加壓艙)提供高原反應山友用來舒緩高山症狀,使用時至少需2人以上陪伴,並依說明書操作,用完後復歸原位,並建議山友症狀舒緩後緩慢下山
-
▲大霸尖山沿途風光(圖片提供:芝學&卡咪) -
▲大霸尖山沿途風光(圖片提供:芝學&卡咪) -
▲大霸尖山沿途風光(圖片提供:芝學&卡咪) -
▲大霸尖山沿途風光(圖片提供:芝學&卡咪) -
▲大霸尖山沿途風光(圖片提供:芝學&卡咪)
工作站的榮國指出,大霸尖山路徑清晰,迷路風險不高,過往的迷途案例多是因為抄捷徑、偏離主線所致,並不常見,反倒是體能不足造成的問題最為頻繁。他表示,從觀霧出發後,須踢19公里的林道才能抵達登山口,不少人在這一段就耗掉了五、六成的體力,況且接下來的路程也不輕鬆。「從登山口到九九山莊雖然只有4公里,卻有600多米的垂直落差,一路重裝爬升,常有腳痛、膝蓋痛或踩空扭傷的狀況。」他建議山友出發前務必加強體能訓練,並盡量於清晨6點前出發、最好能在下午3點前抵達山莊,以免天色暗下來後視線不佳,增加行進風險。
護管員芝學也補充,九九山莊雖然備有《PAC攜帶型加壓艙》,但需動用PAC處理的嚴重高山症並不常見,反而以體能不支和輕微外傷最為普遍。他建議山友評估自身狀況,如果第一天走到九九山莊就覺得體力放盡,隔日不要勉強攀登大霸尖山,導致更嚴重的不適或事故。
「九九山莊往前2公里到加利山岔路口(3050高地)的這一段也很美,稜線視野廣闊,是賞日岀、夕陽、觀星的好地點,可以在這一帶走走就好。登山不一定要攻頂,美麗的風景都在沿途的路程上。」
綜合過往經驗,二位資深山人給山友們「上山三大建議」以及「三項必帶裝備」,希望大家能在進山前好好準備。
上山三大建議
- 體能訓練:需負重長途行走與爬升,建議至少提前1個月進行耐力訓練
- 裝備準備:使用登山APP,事先下載離線地圖、路線軌跡。必備保暖衣物、防水裝備、頭燈與足夠糧食(也可跟山屋訂餐)
- 關注天氣:多日行程撒退費時,出發前請詳查高山天氣預報,避免進入長時間惡劣天候,經驗不足者,請避免雪季攀登
必帶三項裝備
- 睡眠系統:睡袋、睡墊等,跟九九山莊租借亦可
- 個人藥品:高海拔環境變化快,建議依自身狀況攜帶必要藥品(例如預防高山症的藥物)
- 合適的鞋款:選擇支撐性強、防滑且合腳的登山或野跑鞋款,避免穿布鞋/休閒鞋
每日的健行時數都相當長,沿途水源點有限,因此在補給準備上,除了三餐糧食之外,「足夠水量」跟「電解質補充」非常重要,不然連續走9-12個小時下來,肌肉說罷工就罷工。
至於每天出發時,身上究竟該背多少水/補多少電解質才算「夠」?建議大家可以參考《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》的建議,學著以「總行進時間」、「上/下坡佔比」來換算預估水量。
水量怎麼計算?
依《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》建議,進行耐力運動時,每小時應補充500cc的水份以維持生理正常運作。由於登山不像跑步等運動那麼持續,沿途可能會走走停停,速度較慢,出汗量也沒有那麼大,所以山友在計算水量時,通常會以500cc的數字再對半計算。也就是:
- 一般健行:「上坡」時補充200-300cc/hr的水份,「下坡」(含平路)因為更省力,水量再次對半,以100-150cc/hr計算。
但若遇到上坡相當持續、也非常陡的路線,或在水份流失速度比平地更快的高山,保守起見,會建議:
- 上坡以「耐力運動」建議的500cc/hr、下坡(含平路)以「一般健行」的150cc/hr為基準,做比較充裕的水量計算。本次行程皆以此標準計算。
【三日水量預估】D1-2,700cc、D2-4,075cc、D3-2,000cc
D1需負重踢19公里平緩林道(以平路計算),再爬4公里的陡上(以上坡計算)。以總行進時間11小時為例,上坡3小時、平路7小時,D1預估行動飲水量為2,700cc。晚餐煮食用水需另加(視個人需求的調理方式),九九山莊有水源,無需另背。
而D2輕裝攻大霸尖山,路線一路爬升至霸基後、再原路返回山莊。以總行進時間12小時為例,假設上坡6.5小時、下坡5.5小時,D2預估行動飲水量為4,075cc。晚餐煮食用水需另加(視個人需求的調理方式),九九山莊有水源,無需另背。
D3從九九山莊回程,一路下坡接至登山口後,小爬升一段就接至平緩林道。以總行進時間10小時為例,假設上坡1小時、下坡及平路9小時,D3預估行動飲水量為2,000cc。
▷D1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150cc水量,8小時共計1,200cc
▷D2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150cc水量,5.5小時共計825cc
▷D3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150cc水量,9小時共計1500cc
註2:水量需求仍會視溫度、地形、個人體能、體質與行進速度而有差異,以上為普遍建議
電解質量怎麼計算?
流汗會流失大量的鈉,爬山光喝水、不補充電解質的話,到後面很容易走到當機。依《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》建議,耐力運動每小時應補充300-600mg的鈉,維持生理正常運作,這邊先以中間值450mg/hr做為基準。
同水量計算同樣道理,由於健行的運動強度較低、出汗量沒那麼高,所以山友在計算鈉量時,通常會以450cc的數字再對半計算。一般健行「上坡」時每小時補充225mg的鈉,「下坡」時則再對半,每小時補充112.5mg的鈉。
但若遇到上坡相當持續、也非常陡的路線,或在水份流失速度比平地更快的高山,保守起見,會建議上坡以「耐力運動」建議的500cc/hr、下坡(含平路)以「一般健行」的150cc/hr為基準,做比較充裕的鈉量計算。本次行程皆以此標準計算。
每日總行進時數/上下坡時數同「水量計算」段落的預估,三日合計預估補充鈉量7,256mg。若以水動能電解質液來換算,建議攜帶16-17包(每包鈉含量442mg)。
▷D1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補112.5mg,8小時共計900mg
▷D2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補112.5mg,5.5小時共計618.75mg
▷D3下坡(一般健行):每小時補112.5mg,9小時共計1,012.5mg
大霸尖山路線橫跨原始林道、高山草原與百岳群峰,景致壯麗、地形豐富,也因此對體力與時間掌控要求極高,尤其在冬季,更是風險倍增的挑戰。
「每年12月至翌年3月為雪季,中霸山屋之後經常積雪嚴重。若未受過雪地訓練、未攜帶冰爪、安全帽與繩索等裝備,請勿勉強上山。」芝學提醒道。「滑倒、摔傷的情形年年都有,冬季不是不能來,而是要準備好再來。」
榮國也表示,大霸尖山近年有黑熊出沒紀錄,尤其冬季食物短缺,牠們更可能接近山屋覓食。「糧食沒吃完請隨身帶走,垃圾絕不可遺留。」他也提醒山友可自備熊鈴或驅熊噴霧,如遇黑熊,應冷靜脫離、勿驚擾,避免誤觸衝突。
「山一直都在,它在等你用最好的狀態來拜訪。登山前請確認自身體能、經驗與裝備是否到位。」來自森林護管人員的提醒,送給想挑戰大霸尖山的初心者們!
好康活動加碼:回答山林小知識,登山補給體驗包免費帶回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