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鋭速山小隊】長長的路,值得慢慢地走(下)-淡蘭古道8天7夜分段及住宿攻略
行程策略與住宿、補給點安排
事前規劃路程做功課時,我決定要採取輕裝走,如此可以把體力精力留給一路的風景跟體驗。過往自己的徒步經驗,也多半喜歡一路走走看看,發現什麼有趣的事物就隨機探索,因此所花時間往往也比預期多,里程數也更長。了解自己的個性和行走風格很重要,才能相應做出適合的規劃,用最自在的狀態迎接一路的收穫。如果有同行的夥伴,也一定要事先針對彼此的期待跟行程策略做好溝通。
既然決定輕裝,就省去揹帳篷、睡袋、睡墊的工夫,也不用帶濾水器、煮食用具跟食材,因此住宿和補給的節點就格外重要。
我從交通、住宿和補給最容易的北路出發,讓自己漸漸適應行走跟補給的節奏。如果是徒步初心者,或者首次體驗淡蘭古道的朋友,推薦先從北路開始。
北路-入蘭正道(瑞芳-大里,約29K)
民間商旅頻繁使用的交通要道,也是官員北巡的主要路線。具有軍事防守、傳遞公文的功能,為發展最早並被當時官府認定北台灣東西之間的往來大路,因此被定位為「官道」。
- 特點:小鎮較密集,補給方便;火車站點多,節點銜接容易;在北中南三段路徑中,一般道路相對多(代表車可以到)。
- 補充:我從台北出發,北路這一段我選擇從山(瑞芳)走向海(大里),之後就可以銜接中路再往基隆、台北方向走。
北路的另外一個走法是【瑞芳-九份-澳底-福隆-石城】,由「燦光寮古道」和「楊廷理古道」構成,約32K。這次我沒有選擇這條路線。
D1 北路:瑞芳→雙溪(宿瑞芳青年旅館)
會有兩段一般道路跟金字碑古道前後銜接。路線清楚,難度低,當作一般週末健行也很適合。可以感受沿線的小鎮風光。
📍補給點:瑞芳(大站,補給最方便)、猴硐、雙溪(補給採買方便)
📍特色停點:
- 猴硐遊客服務中心:具有特色的建築設計
- 牡丹老街:短短但很有生活感的老街
- 注腳雙溪:認識雙溪文化的好據點,主人有非常精彩的地方創生理念與創意
- 時間夠的話,很推薦停留在雙溪小鎮慢遊
D2 北路:雙溪→大里(宿大里青年旅館)
從雙溪往貢寮的魚行道路,一路沿著雙溪河走起來滿舒適的。草嶺古道是經典的健行路線,一路指標都很清楚。很適合安排一日小旅行,或搭配停留小鎮,組成短天數小旅行。
📍補給點:雙溪、貢寮(午餐)、福隆或頭城(需搭火車來回)
📍特色停點:
- 貢寮街有機書店:帶有地方創生理念的特色小書店
- 貢寮小吃(過枝):美味的地方小吃店
- 貢寮德心宮:德心宮位在雙溪河曲流轉折附近,據說清朝台灣總兵劉明燈前往草嶺古道時,曾在此投宿。
- 貢寮梯田美景
- 草嶺古道雄鎮蠻煙碑:歷史古蹟
- 虎字碑:歷史古蹟
- 大里天公廟:香火鼎盛的廟,這裡的「大里觀潮」曾被列為「蘭陽八景」之一
中路-蘭入山孔道、暖東舊道(外澳-暖暖,約49K)
主要為先民為生存、耕山開闢的生活民道,因此被定位為「民路」。沿線可見聚落拓墾、農產種植及運銷的生活痕跡,如梯田駁坎、石砌土地公廟、古橋、古厝等,也很容易在森林裡遇見代表物種雙扇蕨。
- 特點:兼具生活感與自然風光、多個路段緣溪而行,時有森林路段,風景優美、對體能和路徑識別力有一定程度挑戰。適合稍有經驗的徒步者,喜愛自然山徑健行的話,絕對不可錯過中路。
- 補充:中路我是由從海(外澳)走向山(暖暖),如此可以回到台北家中過夜。不過,D3從外澳往泰平的路比我想像中挑戰,行進速度延遲,沒有推進到原預定的柑腳,因此D4只好回頭補進度到十分。餘下的【十分-暖暖】段,因為頭尾都可以靠火車抵達,交通方便,則在原本預定的行程整個完成後,擇日再補完。
中路的另外一個走法是採行【三水潭-闊瀨古道-柑腳】,這次我沒有選走這段。(附註:因下雨造成邊坡滑落,闊瀨吊橋的抗風纜繩鬆脫,自2022年2月開始封閉,目前暫定2023年7月會重新開放。建議要選走這段前,先打聽確認路況。)
D3 中路:外澳→泰平(宿柑腳驛站)
從外澳到蛇子頭眺望點之前,沿自然土路一路陡上,若前幾天有下雨的話,會很泥濘濕滑。這趟路程由多條古道構成,森林優美,遮蔭良好,天氣好慢慢走的話很舒服。有幾個地方需要過溪,穿著需要留意。
📍補給點:雙溪(可搭公車或計程車)
📍特色停點:
- 蛇子頭眺望點:能展望龜山島與海景。
- 雙溪口土地公廟:一舊一新的福德廟前後並列。
- 壽山宮:百年石頭媽祖廟
- 阿丹姐無菜單料理:週末才營業,旁邊有樸實的小農市集。
D4 中路:泰平→十分(宿台北家)
泰平和柑腳之間的崩山坑古道是本段精華,全段以手作步道維護,環境優美自然,雖有坡度卻很好行走,可以感受到前人築路的智慧。柑腳到十分則有多段山徑步道,上下起伏較大,對體能頗有考驗。
📍補給點:雙溪、十分
📍特色停點:
- 崩山坑古道:品味手作步道之美的絕佳地點。
- 柑腳驛站:溫暖的民家住宿點,可預訂晚餐,食材多來自主人自家菜園。
- 泰發炭窯:保存完整的炭窯,見證雙溪黑金的歷史。
D8 中路:十分→暖暖
十分到嶺頭福德宮之間,運煤道多數平緩好走,煤礦遺跡背後的產業史值得駐足認識,五分山步道會有一波辛苦陡上,到嶺頭福德宮之後就一路向下了。暖東峽谷步道景觀多變,步道好走。是適合一日散步的路線。
📍補給點:十分、暖暖
📍特色停點:
- 靜安吊橋:曾是運煤橋,後改為行人行走吊橋。
-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:可以搭小火車認識煤礦文化。
- 嶺頭福德宮:石砌土地公廟,可展望周邊的中繼休息點。
- 大菁農場:有採山藥體驗、藍染課程。
註:這原本是D4行程,但由於當日狀況無法走完,只能於全線完成後擇日再補,故日期顯示為D8
南路-淡蘭便道(六張犁-礁溪,約63K)
清朝時期重要的經濟「茶路」。沿途的深坑、石碇、坪林等被稱為茶鄉,茶葉最終運至大稻埕進行加工。
- 特點:可以好好感受產業(茶、大菁)的一條路徑。公路和自然山徑皆有,行走難度落差有點大。從台北市出發,部分路段和「台北大縱走」路線重疊。石碇、深坑、坪林各自都是很有特色的小鎮,公車可達,適合作為節點,也值得停留玩耍,但各節點之間的路徑長度差異很大,切分時要注意,以免在【石碇-坪林】、【坪林-礁溪】段走不完。若考慮紮營的話,石嘈可作為一中途切分點。
- 補充:南路因為最靠近台北,我決定每天從節點來回,晚上回家過夜,如此就不用背著換洗衣物跟筆電。不過,來來回回的確滿累的,也很耗時,相較於一口氣連續走完,感覺會稍微破碎一些。如果同行人數夠分攤旅費,或者荷包寬厚一些,可以考慮在石碇、坪林住宿。如果行走天數不多,對體能又有把握,也可以考慮背帳。
很推薦最後在礁溪結束。順道去泡個溫泉,有種慶功圓滿的感覺。
D5 南路:六張犁站→深坑→石碇
從六張犁到深坑可選擇走糶米古道或公路(會經過一大段的公墓區),到石碇之前都是一般公路,車流大,可考慮搭公車。
📍補給點:六張犁站、麟光站、深坑、石碇
📍特色停點:
- 深坑老街:各種豆腐料理。
- 淡蘭吊橋:可俯瞰石碇溪谷。
- 石碇老街:築河谷而居的歷史街道。
D6 南路:石碇→坪林
四分子古道、獵狸尖步道多自然土路,有些坡段比較陡,要選擇防滑的鞋子。這段有大上坡和大下坡,對體能考驗不小。頭尾交通都算方便,適合作為一日遊路線。沿路可見茶園景觀。
📍補給點:石碇、坪林
📍特色停點:
- 許家麵線:可DIY手工麵線或品嚐流水麵。
- 獵狸尖山景觀平台:360度的視野。
- 坪林老街:濃濃茶文化。
D7 南路:坪林→礁溪
這段路非常長!要有心理準備。若是連續幾天走南路的話,建議前一天就從坪林市區推進多一點,最好能前進到石嘈,隔天壓力才不會太大。坪林至石嘈段的步道沿北勢溪而行,行走起來很舒適,景色優美。石嘈之後到縣界公園之間則多是自然土徑,石嘈碧湖保線路段上上下下,走起來有點辛苦。跑馬古道主要是平坦下坡,不過大部分路段已經整修得相當人工。龜山島和蘭陽平原風光是完成南路之前的獎賞。
📍補給點:北宜縣界公園(茶葉蛋、香腸)、礁溪
📍特色停點:
- 𩻸魚堀溪觀魚步道:自行車與行人共道,可近觀美麗的北勢溪。
- 跑馬古道:可遠眺蘭陽平原、太平洋與龜山島。
我的收穫
走淡蘭的這幾天,最難忘的回憶是:我每天會都滑倒一次以上。即便已經穿了雨鞋,即便已經來過某些路段很多次,即便對走郊山並不陌生。就算淡蘭對我而言已經算是不陌生的朋友,還是要懷抱著謹慎、慎重的心情,去認識她此刻的面貌。這趟出發之前,我以為淡蘭走起來很簡單,輕忽了該有的心態、資訊跟裝備準備,幸好同行的夥伴夠用功,幫忙補足了我的大意。
尤其當行走的天數跟距離拉長的時候,就不能預設自己的體力跟精神力能每天都百分之百發揮。畢竟路途中可能遇到各種狀況,如天候變化會帶來不同的挑戰、辨識路徑要耗心神、補給不一定如預想順利、路可能斷了壞了、過往的經驗值可能跟當前的環境不符合等等。
比如說,我用從前在台灣徒步環島的經驗,預估在淡蘭可以每天走25公里左右,就是太過樂觀的預估,畢竟淡蘭是山徑,不是平地,多了很多地形的變化和天氣的影響。
再比方,過往徒步時,我的每日飲食都相當隨便,一塊麵包加上能量果凍就打發了,或者想吃什麼就吃什麼。此行因為徒步日記必須每日貼出自己的飲食,才被很多朋友提醒我的飲食裡,熱量和蛋白質太少了,走一個禮拜或十天或許沒問題,但走更長的路就會營養不良,導致體能支撐不住。
對我來說,這趟淡蘭行,最重要的收穫就是整個徒步心態和方法的重新調整。過往的經驗可以作為參考,但不該綁縛住自己。不管是要細品旅途也好(因而不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衝完全線),想要鍛鍊體能也好(因而有必要拉長距離和負重),每一次上路前都要釐清這次的目標,誠實評估自己的能力,找到最舒適的步調,不要把自己逼到極限。整個人生可以有很多次徒步旅行,不用一次梭哈,走得長久才是最要緊的。
走路過程中,山羌叫聲經常伴著我們同行,也有好幾次在公路上或樹林裡意外邂逅藍腹鷴,原來難得見到的野生動物,在淡蘭這麼容易親近的地方就有,不用遠求。順利完成淡蘭古道縱走時,我並不覺得自己「征服」了這條路線,反而因為她慷慨展現給我的事物,讓我更加「臣服」,希望自己盡可能保持「清空」的狀態,一次次從熟悉中繼續挖掘不熟悉。每一次上路,都是重新認識自己和環境的過程。
另外,我還發現一個小秘密:想要好好認識一個人,邀這個人一起走個幾天淡蘭古道就對了。淡蘭古道這條路線,雖有挑戰,但補給不困難,既能夠感受長距離徒步的樂趣,也不至於為了應付「生存」問題產生壓力。是一條可以考驗友情但又不至於大吵架的好玩路線(笑)。
花絮:每日行程紀錄
背著筆電上路的我,每天行程結束時都簡單地紀錄了當日的路線與心情,若要看每日詳細行程,請點閱下文。
- Day1 北路:瑞芳車站→猴硐→三貂嶺→牡丹→雙溪
- Day2 北路:雙溪→貢寮→草嶺古道→大里
- Day3 中路:外澳→灣潭→三水潭 →泰平
- Day4 中路:泰平→柑腳→十分
- Day5 南路:六張犁站→深坑→石碇
- Day6 南路:石碇→坪林
- Day7 南路:坪林→礁溪
- Day8 中路:十分→暖暖
參考資料
1)《淡蘭古道北路》(臺中:晨星出版,2019年5月)。
2) 淡蘭古道-北路、中路、南路精裝指南,新北觀旅局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