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還是很喜歡那個一直、一直進步的自己!」
劉宇芳,臺灣自由潛水女子動態雙蹼平潛紀錄保持人,也是我國首位突破200公尺的女性。歷經一年的沉潛與修整,2025 年她再度專注於自由潛水。雖然 6 月世錦賽未能達到理想成績,但她卻從挫折中看見問題、逐一擊破,為 10 月的選拔賽做好準備。
- 2021/5 花春盃泳池賽DYN127m金牌
- 2022/5花春盃泳池賽金牌DYN185m、國家紀錄
- 2022/10金秋盃泳池賽DYNB175m第二項國家紀錄
- 2022/11環太平洋自由潛水泳池賽DYNB190m再刷國家紀錄
- 2023/6濟州島世界錦標賽DYNB208m、DYN200m 代表台灣參賽再破兩項國家紀錄
- 2023/9 CMAS DNF 125m第三項國家紀錄
在屏息中,找到無畏的自己
過去,她是朝九晚十的上班族。山與海是她的慰藉,登山、潛水、鐵人三項都嘗試過,最後將自己交給了自由潛水。
「自由潛水很安靜,也很『自己』,因為沒有人可以打擾。」她笑說。
起初,她害怕「踩不到地」的無力感;克服後,又遇上自由潛水選手最常卡關的「平壓」大魔王。但她卻沒有因此推縮,反而開始加強訓練頻率,直到突破瓶頸。
2019 年還是自潛小白的她,短短幾年間成為選手、進入國家代表隊、考上教練,甚至以自由潛水為職業,成立工作室,把學習歷程轉化為經驗,帶給更多人。
她說,是因為喜歡那個持續成長的自己。
持續對話,推進極限
「自由潛水,是與深層內在對抗的過程。」
比起其他運動,自由潛水的極限來自於:不能呼吸。
劉宇芳以紅黃綠燈比喻,自由潛水不可能總待在綠燈的「舒適區」,而是必須在黃燈的「臨界點」與紅燈的「失控昏迷」間游移,想突破就得努力提升臨界值。
在這過程之中,她經常在水下自我對話:「還可以再踢兩下嗎?」、「其實不痛苦對吧?」從反覆的問答,她專注身體細微反應,逐步推進極限
沉潛一年,重新出發
2021 年人生首場的自由潛水賽事,劉宇芳就奪下金牌,之後更不斷寫下臺灣女子自由潛水的新紀錄。然而 2024 年,身為多項全國紀錄保持人的她,卻選擇休賽一年。
「那時候每次比賽都很在意數字,卻忘了關心自己。想的只是成績,而不是『我好不好』。」在迷失與茫然裡,她決定先把自己照顧好。
不過在這一年,她仍持續從事跟「水」相關的活動:漁獵、人魚、水下舞蹈,甚至參加世壯運游泳項目;同時也嘗試不同的有氧運動。多方探索後,她重新確認:自己最喜歡的,還是在水中那個持續進步的自己。於是,2025 年,她決定回到賽場。
自覺與跨界,尋找成長解答
但暫別一年的訓練,需要時間恢復。她坦言,也曾質疑自己:「以前可以,為什麼現在不行?」今年 6 月的世錦賽,因生活變化大、訓練受影響,狀態未臻理想。比賽後讓她痛定思痛,問自己:「到底怎麼做,才能再成長?」
向自己提出問題的她,決定尋求「跨界」的專業協助。
「過去習慣自己排課表,往往經常『不小心』對自己妥協,現在交由教練安排,光是二氧化碳耐受訓練上,從短距離變成長距離、趟數提升,明顯感受到耐受度提升。」
但痛苦指數也是高得多啦,她笑說。
-
過去總是一人摸索,現在的劉宇芳學會向外求助。跨界專業的支援,讓她在訓練、心理與補給上,都能再往前一步。(圖片來源:劉宇芳) -
過去總是一人摸索,現在的劉宇芳學會向外求助。跨界專業的支援,讓她在訓練、心理與補給上,都能再往前一步。(圖片來源:劉宇芳)
而這次成為鋭速力挺計畫的一員,也是跨界的重要一步。RaceOn 團隊安排的一對一營養課程,讓她開始正視「吃東西」這件事。
「過去因為擔心消化、暈浪,訓練前都不吃東西,結果消耗過度,事後往往要花更多力氣恢復。」現在,她會在訓練前補充好消化的碳水,訓練後加強蛋白質補給,為下一次的訓練做好準備。
「還有補水與電解質的重要。」她說,因為總是在水裡活動,以前總是忽略流汗,但其實自由潛水的閉氣會促使脾臟釋放血液、增加攜氧能力,這其實會增加身體排水。
「用了水動能電解質液後,真的解渴很有感!」
成為素食者後,她透過固鎂鈣與維生素 D 補充吃素較容易缺乏的營養素,察覺有助睡眠與放鬆,讓身心更能應付高壓的日常訓練。
「無論游泳水感、重訓體能或運動心理,我現在都不再只靠自己摸索,而是學會向外請益,集結眾人之力,提升個人戰力。」
自潛與生活的映照
雖然自認不喜歡競爭,但劉宇芳承認,自己其實會把標準拉得很高。她說,喜歡參賽,是因為比賽像一個里程碑,能推動自己不斷訓練與成長。
然而在自由潛水中,讓她學會放下完美主義。因為當焦慮與緊張出現,表現必然受影響,「所以我學會順其自然,不再想著戰或逃,就是讓它發生。」
這種在水下與平靜、波瀾共處的練習,也成為她面對生活挫折的智慧,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或碰撞,她總會想起自由潛水的訓練:「再難,也沒有『不能呼吸』辛苦吧!」於是,日常裡再大的難關,也變得不再不可跨越。
向前,還要再更遠
接下來,她將以 9 月世界盃作為以賽代訓,把重心放在 10 月世錦賽選拔。不同於以往的焦慮與不確定,如今有穩定的訓練、專業的支持,讓她更有信心迎接挑戰。
展望未來,她的目標是挑戰亞洲紀錄,但終極願望卻很單純:
「希望自己到很老、很老的時候,都還能繼續自由潛水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