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鋭速運動員】從英雄主義到團隊榮耀,職業自行車手劉恩杰的全能前行

台灣能在職業自行車隊效力的選手屈指可數,劉恩杰就是其中之一。
從小六開始接觸單車,如今 31 歲的他,雖然已是場上老將,但談起初衷,仍能感受到那份最初單純的熱情。
「小時候只是聽人說騎車很好玩、很輕鬆,沒想到竟然這麼累!」恩杰笑著回憶。
就這樣,一騎就是 19 年。他從國內各級賽事一路騎上國際舞台,從早期的爬坡型選手,逐漸轉型衝刺,最終成就攻守兼具的「全能型」代表,他把單車當成畢生志業。
天賦帶他起步
學生時期的劉恩杰,被教練視為「天才型選手」,自八卦山美利達盃爬坡賽以亞軍成績僅落後馮俊凱 9 秒,到接連登上國內外頒獎台,他的成績有目共睹,國內場地、公路賽成績一路亮眼:
- 2017 年,中國大九湖國際大學生挑戰賽奪冠,證明具備與國際選手抗衡的實力
- 2018 年,入選雅加達亞運代表隊,初嘗亞洲最高殿堂的強度
- 2019 年,中國環中原、南京捷安特聯賽連拿第一,並奪粵港澳系列賽總冠軍
- 2022 年,台東全國公路錦標賽和全國場地錦標賽團隊追逐賽再添兩金
然而,光靠天賦,無法通往頂端。
劉恩杰坦言,年輕時因為「常勝」而掉以輕心,訓練經常對自己放水,導致狀況起起伏伏。最沉重的一次挫敗,是在世界大學錦標賽中開賽不到10公里就被開掉、最終退賽。
「那場比賽讓我驚覺,自己的能力與世界等級差距竟然這麼大,真的非常打擊。」
半年陷入低潮,甚至不敢再碰單車。直到2015年受徵召參加高雄市全運會,他才重新找回舞台,也開啟了選手生涯的「第二階段」。
自律帶他走向國際
「我不想再因為鬆懈,而在比賽中留下遺憾。」
重返賽場後,他心態徹底轉變。有別以往,他開始嚴格規律作息,在訓練上全力以赴,每天7-8小時的睡眠,重視營養與補給,專心當個職業選手。「這是以前從沒有過的自律,隨著這樣週期性的訓練與恢復,身體素質明顯成長,精神也更穩定。」
而這樣的週而復始也帶著他達到了不一樣的高度,2022年,他在UCI 世界巡迴賽拿下第三名,再次展現時間淬煉的競爭實力。
全運會:熟悉又珍貴的舞台
每場比賽都是檢視訓練成果的機會,對劉恩杰來說,兩年一度的全國運動會更是別具意義。
- 2015 年,代表高雄市在場地賽奪冠、公路賽拿亞軍,首次感受「全國第一」
- 2019 年,於個人全能賽奪銀牌,展現穩定的「全能能力」
- 2023 年,與隊友合力摘下團隊競速銅牌,深刻體會「團隊合作」
「全運會的氛圍真的很特別,面對熟悉的對手、場地與觀眾,就像是一場總驗收,把多年累積全部擺上檯面。」
今年,他將挑戰團隊追逐、團隊競速、美式接力與個人全能四個項目,尤其專注於團隊與全能項目。提及這次備賽特別下功夫的地方,恩杰說由於在團隊內擔任突圍協助的角色,加上賽道偏向爬坡,所以除了原本規律的衝刺訓練外,還額外增加了爬坡訓練。
「不管結果如何,我希望能和隊友一起,把應有的實力完整展現出來。」
而這也是這些年他的最大轉變,從年輕的個人主義,到重視團隊分工與相互扶持。
從英雄到團隊,勝利不再是個人
「以前我只想當英雄,覺得自己一定要衝過終點、自己拿冠軍,才算贏。」劉恩杰坦言。
但隨著經驗累積,他逐漸明白單車比賽真正的樣貌:領騎、掩護、卡位,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團隊的合作與策略,決定最後的勝負。
「誰是主將誰是副將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完成自己的角色。當每個人都做好份內的任務,團隊就會有好結果。」
如今,當隊友奪冠,那份快樂對他來說與自己奪冠無異。勝利,已不再只是個人的光環。
國訓營養師的補給建議,讓努力更穩定
「過去的我只喝咖啡,直到國家訓練中心營養師的建議,才開始正視科學補給。」
透過團隊之力提升戰力,補給也是其中一環。恩杰說,為了準備爭取亞運資格及備戰全運會,檢查身體發現自己缺乏部分營養素,經國訓中心營養師的提醒,才認知到補給的重要,在使用鋭速營養補充品一陣子後,發現身體的確起了變化,感受與以前完全不同。
現在早上訓練或賽事前,他一定會吃咖啡因錠或喝咖啡作為開啟儀式,搭配水動能電解質液持續為身體補充水分與電解質。
「補充後真的不只實質幫助了騎乘的順暢度,心理也變得踏實,沒吃反而怪怪的(笑)。」
長期狀態維持上,讓他最有感的是 維生素D 與固鎂鈣。
過去常因睡眠困擾、緊繃影響恢復,加上訓練量大,國訓營養師有特別建議補充維生素D,三餐、睡前每天共4次。固定補充這兩樣後,他發現能更快進入深層休息,且有感恢復變得更穩定。
對照鋭速分享的臨床實驗結果,恩杰大表認同。「固定吃維生素D的選手,在相同強度下,各項運動壓力指數都比較低,代表我可以承受更高強度的訓練,同時恢復更快。」
未完成的拼圖:全運會全能金牌
儘管在選手生涯中已累積無數榮耀,但劉恩杰透露心中仍有一塊未完成的拼圖:全運會全能項目的金牌。
「沒拿到金牌,我不能退休。」他半開玩笑,卻帶著堅定。
在這個台灣最重要的競技舞台,每個運動員都想渴望證明自己,恩杰也不例外,從八卦山的少年小將到職業選手,他不斷用成績反覆證明自己。
但這些年的轉變,從只想當英雄的獨角秀,到如今願意把自己放進團隊,他有了新的騎乘目標:珍惜團隊並肩前行的時光,在賽場上毫無保留地展現實力。
這一次,他想證明的,不只是為了個人榮耀,也是對團隊努力的回報。
「和夥伴一起,我找到了繼續騎下去的動力。」
# 本篇文章照片來源,特別感謝yixun_0319、y.yan_photography、mo_photo_0819。